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制定本规划。
一、进一步认识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十一五”时期,上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工作,加强科学规划、深化德育内涵、打造育人队伍、强化资源集聚,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中小学开创性地实施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紧密结合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构建了学科德育和校外教育体系,加强了师德建设和教师育德能力培养,形成了“温馨教室”、“上海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版图”、“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等特色项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进一步明确,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工作要求更加规范,班主任等德育骨干队伍梯队培养机制初步建立。高校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关键环节、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两支队伍,高质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积极构建预防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拓展“易班”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精心培育了“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等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推动辅导员队伍科学化模式、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经过五年努力,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人心,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德育与诸育有机融合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在世博志愿服务等重大活动中展示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风貌。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五年,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依然深刻而复杂,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上海“四个率先”、“四个中心”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上海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多样多变,要求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增强学生多元文化沟通鉴别力;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要求更积极利用新媒体,提高德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当代学生群体特点和个性需求更加鲜明,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要求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上海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仍有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还没得到根本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有待进一步创新,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分类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和育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德育的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健全。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是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公民素质培养为重点,以健全人格培育为基础,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契合学生发展需求,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培育的紧密结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遵循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循序渐进,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实践体验,促进道德感悟与内化。
求实创新,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当代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在德育的理念思路、内容方法、载体手段上不断创新,提升德育的时代感和有效性。
统筹协调,把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育人合力。
(二)主要任务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形成循序渐进、有机衔接的内容体系。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大力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重开展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培育健全人格,深入实施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构建与上海“四个中心、四个率先”要求相匹配、与上海教育现代化相适应、有上海特色的德育工作格局,使学校德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序衔接大中小学各学段,有效整合学校社会家庭资源,有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显著提升,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1.德育内容体系健全完善。形成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深入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持续开展,世博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国际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深入开展,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
2.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深化落实。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深入挖掘,哲学社会科学咨政育人作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3.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协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民办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各类学校德育工作共同发展、整体提高,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实效显著的德育工作品牌。
4.教师师德和育德能力全面提升。德育骨干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推出一批德育名师和先进典型,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德育工作队伍;师德建设有效开展,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明显提高。
5.德育资源有效整合。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德育经费投入充足,德育研究成果丰硕,校外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合力基本形成。
三、主要举措
(一)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计划
1.目标任务
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系统规划大中小学德育,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培育的紧密结合。
2.重点推进项目
(1)大中小学德育内容体系研究项目。明确大中小学德育总体目标和各学段分目标,科学设置各学段德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完成《上海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深化完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建设上海市德育课程资源库。
(2)中小学精品德育课程建设项目。每两年评选一批中小学德育优秀区本、校本教材,特别优秀的推荐为全市中小学德育选用教材。建设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精品课、专业特色课,五年内覆盖中职28个专业大类。
(3)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化项目。深入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紧密结合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德育课程与学科德育建设,全面实施《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实施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办法,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加大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学科德育的精品课群,五年内覆盖中小学所有学科。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每年支持5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评价体系科学化。全面、高质量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制定《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定期开展督查。开好形势与政策课,建立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的长效机制。
(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项目。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督查,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发挥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支撑作用。扶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建设若干个市级重点学科,把符合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纳入人文社科基地建设项目,建成若干个人文社科基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成果出版资助计划,重点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
(二)创新实践体验计划
1.目标任务
强化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培育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实施“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工程”,统筹布局全市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充分开发全社会育人资源,为学生提供便捷、多样、优质的德育实践和创新活动资源,促进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紧密结合,形成校内外共享共生的教育生态。
2.重点推进项目
(1)中小学校外教育项目。充分发挥市、区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的作用,全面提升校外教育基地功能和质量,挖掘全社会育人资源,统筹布局全市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社会资源大课堂”,完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准入条件与资质认证办法,重点搭建项目研发平台、资源配送平台、组织管理平台和服务认证平台。新建和改扩建若干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建设50个学生社区工作指导站和10个示范性职业体验基地,建立50个面向社区开放的学校素质教育综合基地和50个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校外教育活动示范基地。探索开发建设网上“社会资源大课堂”,健全认证评价制度。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建设,建设“梦工厂”——青少年动手做工作室,培育一批科普品牌活动项目,建设一批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创设一批青少年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
(2)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建立市、校、院系、专业等分层次,参观考察、教学实习、职业见习等多种类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要为大学生参观考察提供便利条件和指导,引导大学生深入农村、城市社区及厂矿企业开展社会调查,增强社会责任感。选择一批大中型名优企业和单位分批建立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每年为大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带薪实习岗位,建立大学生带薪实习或职业见习的机制和办法。推出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和优秀带教老师,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更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支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3)校园文化传承创新项目。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精心打造上海教育“博雅讲坛”,组织著名教师,艺术家、科学家开设“博物馆一课”、 “艺术欣赏一课”、“院士一课”等,每年拍摄“一课系列”专题片,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青少年艺术教育彩虹行动计划”,推进民族文化基地和民族文化教育品牌项目建设,建设上海市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学校民族文化博物馆、校史馆、档案馆,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艺术团队,创建一批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示范学校,设立“大学生电影院线”,开展联展、联演、联映活动。大力组织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继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和优秀剧目进大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开展高校原创校园剧剧本征集、原创剧展演,推出一批反映大学生生活、有时代主题的校园原创剧。组织高校文化志愿者到社区、到学校、到国外孔子学院进行巡演,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每年评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培育一批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学校特色、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成果和品牌。加强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建设和谐校园,深入推进中小学“温馨教室”建设,形成一批“温馨教室”建设的优秀教师团队、家校合作团队和典型案例;推广高校“慈善爱心屋”帮困育人模式,在各高校建立“慈善工作站”,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弘扬慈善文化。总结世博会志愿者服务等成功经验,倡导志愿服务理念,打造志愿者文化,成立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与培训中心,建立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三)成长发展导航计划
1.目标任务
深入实施生命教育,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加强学生人生指导,寓德育于管理、服务工作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德育效果。
2.重点推进项目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项目。整合全市资源,设立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促进资源共享、经验共鉴、信息共通。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标准,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推进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认证。实现所有的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都配备一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目标,小学以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为主,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教师,并全部持证上岗;实现所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全面达标,依托工作基础较好、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建成若干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研究制定《上海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上海市区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实施意见》,实现所有区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达标,并创建一批市级示范中心和示范校。
(2)职业生涯指导项目。制定《上海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十二五规划》,形成贯穿各级各类学校,适应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体系与教学模式。通过学科专业建设、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大幅度提升从事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通过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初步构建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实施的实践基地和社会支持体系。举办大学生建功立业事迹报告会,推出一批学生励志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
(3)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动项目。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加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与配套网络资源建设,培养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志愿者,建设一批覆盖全市的优秀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推出素质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项目,加强德育讲师团、社会教育志愿者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德育工作力量,建立学校、社区共建的有效机制。
(四)人生导师培养计划
1.目标任务
推动德育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德育学科领军人物和德育名师,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中青年理论骨干和工作骨干,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队伍,高校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与育德能力,促进教书与育人的紧密结合,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2.重点推进项目
(1)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将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培养纳入全市骨干教师培养整体规划,加强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上海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培养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在本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健全班主任队伍培养激励机制,逐步形成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梯队培养模式,提高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鼓励行业、企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先进人物担任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计划,深化“教师走进经典”品牌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水平。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培养项目。定期开展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制定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好辅导员培训基地、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培训质量监控,建立思政工作队伍培训学分认证体系,加强课程研发力度,提高培训实效。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社会实践基地,组织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到其他高校、其他省市挂职锻炼、交流访学,支持高校思政教师骨干海外研修。遴选一批特色鲜明、工作效果突出的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和辅导员工作室。切实落实辅导员双重身份、双重待遇和双线晋升政策。建立符合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特点的职业准入、工作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和职业道德规范,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加强对阳光学者跟踪培养,培养专家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带头人。
(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项目。落实《2010-201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每年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等单位联合举办高校和科研院所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学风优良,适应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理论联系实际、学贯中西、勇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探索高校教师队伍理论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新载体。
(4)师德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上海教师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体系,充分发挥所有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教师履行育人职责情况作为教师工作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内容。设立课外育人岗位,鼓励引导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和科创活动的指导老师,将其工作量计入教师岗位聘任之中。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健全激励机制,开展以“为人、为师、为学”为主题的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活动,推出一批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
(五)网络文化发展计划
1.目标任务
主动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让大学生在网上充分享受现实校园生活的乐趣”为理念,积极构建师生网络互动社区,及时把握大学生网上动态,有效疏导思想困惑,不断提升网络素养,有机融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将育人内涵融入主动的网络服务中。
2.重点推进项目
(1)易班——上海学生网络互动社区项目。制定《“易班——上海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成立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吸引具有丰富经验的互联网技术和运营人才组建专业团队,筹建市级易班发展中心。推进高校特色易班建设,指导高校成立50个易班发展中心,遴选5-10个建设成效显著的高校,作为易班发展示范中心,发挥易班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承担一定的使用培训、宣传推广等易班建设专项任务。不断紧跟技术发展、立足用户需求、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市校共建”,建设“易系列”特色频道,通过“师生共建”,打造大学生个性空间、辅导员精品博客、名师微博等典型应用,通过校园推广和社会合作,不断凸显易班影响力、推进高校教师网络育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提升大学生网络创新能力,使易班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校园网站。
(2)上海大学生舆情中心建设项目。通过市、校及社会研究机构共建模式,建立具有快捷、准确舆情工作能力的上海大学生舆情中心。通过加强与专业舆情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上海教育舆情研究实验室,研发精准、全面、有效的舆情监测系统,具备监测和发现重大校园公共事件的能力,为有关部门提供针对性强、满足各级需求的网络舆情产品,打造上海教育网络舆情品牌。通过加强与高校宣传、学生等部门的联动互助,通过加强上海高校网络舆情机制单位建设,形成能够有效协同工作的局面。通过加强新闻传播、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学科支撑,实现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与网络调查结果相结合,准确及时地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和诉求,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3)师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项目。实施教师网络素养轮训、辅导员网络素养专题培训、骨干培训等工作,编写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材教案,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第一课堂,融入第二课堂,整体提升高校师生的网络素养。
(六)理论研究提升计划
1.目标任务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研究,重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前瞻性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为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2.重点推进项目
(1)德育前瞻研究支持项目。出台《上海市德育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完善德育课题体系,每年定期发布德育课题,加强课题跟踪管理,促进成果转化,每年资助一批优秀研究成果出版,组织集体攻关,推出一套具有上海特色、体现上海水平的德育研究系列丛书,发挥理论研究对工作实践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2)德育名刊名坛打造项目。以《思想理论教育》杂志为平台,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努力打造全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刊物的知名品牌。每年举办德育论坛、辅导员论坛、班主任论坛、思政课教学论坛等研讨活动,定期召开研究工作专家策划咨询会,定期开展思想动态跟踪调研,形成学生系列发展报告,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研究水平与学生工作实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各级教育党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推进“一把手”领导负责制,将德育工作考核评估纳入人事制度改革、纳入人才队伍培养计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按照“政府统筹、区域整体推进、学校为主实施德育”的工作思路,及时研究德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针对性举措。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及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十二五”德育行动计划,采取切实措施,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协作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统筹协调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卫生、公安、财政等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力量,强化协作、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加大社会资源的配置力度,提高使用效益,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绩、德育工作的成效、德育工作者的贡献,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建设。
(三)完善制度
建立学生道德发展状况和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状况监控评估制度等,及时把握工作形势、工作对象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德育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建立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定期评选优秀德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培育和打造一批学校德育精品项目,鼓励和支持富有实效的德育创新,营造社会崇尚德育、支持德育的良好氛围。
(四)净化环境
建立健全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制度,抓好阵地建设。进一步净化网络、网吧、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及校园周边环境。继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社会文化设施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广泛开展公益性活动和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学生的德育活动阵地得到全面发展。加强与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沟通,为学校德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经费保障
要保障德育经费投入,公共资源要满足德育发展的需要。各区县要确保德育专项经费投入并逐年增长。各高校、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要确保德育经费足额投入。多渠道筹措德育经费,引入多元社会资源,支持德育工作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