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8:30,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沈国兵做客上商大讲堂,作了题为《中国银行业百年发展史及面对巴塞尔协议的挑战》的精彩报告。
沈国兵教授从新中国前后金融发展史和银行体系建立的具体经济背景和过程入手,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面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挑战。沈国兵教授强调我国银行业改革存在“后知后觉”特征,表现在:其一,改革开放初期,为与国际接轨,单一中央银行系统分拆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二,为加入WTO,遵循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则,在银行业引入竞争,股份制银行、城市化银行应运而生;其三,追随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则的变化,国有银行主导的银行业内部进行了资产负债转移,政策银行营运而生。在上述过程中,银行业改革的高度行政色彩非常明显。沈国兵教授指出,当前我国银行业处于重要的十字路口,面临挑战,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应对:其一,应时进行银行业相关法规的修订;其二,创新与监管并举,改变银行贷款比率过高的不合理状况;其三,切实推进商业银行信用文化建设。
我校财经学院、管理学院等学院的近30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同学们认真聆听了沈国兵教授的讲座,并踊跃提问。提问主要涉及两大方面:其一,当前中国微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其二,不同类型银行发展收入不平衡问题。沈国兵教授从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和银行业发展历程差异等规律角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
本次讲座为上商大讲堂的第十三期,由科研处处长王云玺同志主持,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学院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科研处、财经学院供稿)